九江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  首页 > 【大抓落实 江西市场监管在行动】(四十六)江西探索改革新举措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赋能新质生产力

【大抓落实 江西市场监管在行动】(四十六)江西探索改革新举措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赋能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9-18 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按:为扎实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持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切实以高质量落实服务高质量发展。我们特开设【大抓落实 江西市场监管在行动】专栏。本栏目由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和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新闻宣传处承办。

今天,请看第四十六篇:《江西探索改革新举措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赋能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江西省积极与中部地区各省加强协同联动,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联合举办中部六省高价值专利大赛、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等多种形式交流合作,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共同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江西积极探索推进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服务企业新模式,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一标准+三贴近+三合一”要求,在全省各县区建立了261个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向基层延伸,形成相互衔接、上下呼应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格局,持续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将直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商标监管三项职能赋予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实施“一个知识产权特派员+一个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模式,专家特派员与企业联络员联动,有效织就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一张网”。一是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基层工作站充分挖掘企业、园区的高价值发明专利,2023年,江西省新增专利授权6.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万件,同比增长19.9%。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13件,同比增长31.7%。全省共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351家。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工作站作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的基层窗口、宣传阵地、联络平台、培训学习等作用,为工作站所在区域服务对象开展宣传培训、法律咨询、业务指导等服务。开展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组织“知识产权万里行”等宣传活动803次,惠及企业2.4万家,有效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三是强化保护力度。充分履行基层工作站的维权援助职责,2023年全省基层工作站配合当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706起,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供违法案件线索568条。江西省查办的专利侵权案件、侵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案件分别入选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江西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面持续发力,2019年至2023年,全省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从12亿元增长到127亿元。2023年,江西省成功发行了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赣州经开区稀土钨产业链专精特新知识产权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一是推进政策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工作的意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方案、金融支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若干措施等多项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省级政策文件,并指导全省11个设区市出台了支持知识产权金融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省市县(区)三级联动,覆盖质押贷款贴息、融资费用补贴、风险分担和补偿等多环节的知识产权金融政策体系。二是积极开展金融创新。通过建立多方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数据共享、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快速通道、鼓励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与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在降低融资成本、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金融风险补偿和质物处置机制等关键环节发力,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保障,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金融工具获得创新红利。2024年上半年,全省专利质押金额52.91亿元,同比增长59.6%。三是加强支撑优化服务。出台专项奖补资金实施方案,重点支持各地安排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及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和质物处置专项资金。对接有产权交易资质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物处置通道。搭建全省知识产权金融联盟,建立质押登记服务绿色通道。